Fork me on GitHub

项目管理思考

前言:最近烂在自己手里的项目越来越多,思路也越来越混乱,所以特意去查了一下项目管理,如何解决现在的问题

首先是从我老大以及平常学到的东西:

1、是否是我的项目

背景:接了几个很急项目,但是职责上来说并不是我的工作范围

结果:需要我花费额外的成本去维护,造成我其他项目延期

2、成本

背景:项目每次重构需要花费时间,但是根据埋点统计,用户的使用量并不是很多

结果:没有盈利

3、沟通

背景:在最近的三个项目中,发现重构是经常发生的事情,动不动就需要代码重写,都是由于沟通

结果:延迟开发,人力浪费

4、架构

背景:同上,只不过原因是由于架构项目时,没有缕清思路

结果:同上

5、功能迭代

背景:网关平台需要迭代,我每次都是凭自己的兴趣去更新功能。

结果:没有实际的增加用户,该功能使用率不大

6、项目使用情况不好

背景: 公司的项目经常开发完没多久,就没人使用,因此下线

结果: 人力浪费

7、交接

背景:接手了好多原先的项目,但是只能负责项目的运行

结果:交接人员不当,交接内容不清,项目二次开发困难

8、项目管理排序

背景:手里的项目非常多(日常维护加上正常开发不下于10个)

结果:不知道如何项目排期,项目太多,心烦意乱

9、项目规划

多多参考大公司的项目架构,把架构想的完美,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做,如果成本不够则往下删减功能。

总结:

在工作中一定要注意以上九点。下面来谈一谈我从其他人(网络)那里借鉴的经验

如何做好项目管理:

在项目管理中,需考虑五大要素,分别包含:成本,质量,进度,功能,持续发展力。一个好的管理者,应该要综合这五个要素,带领项目团队做好项目。

一、成本

分为人工成本,差旅成本,采购成本,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工成本的控制,一个好的项目规划,必定要在项目确定之前,分析规划好人工成本,而这跟用户的需求是息息相关的,有了对用户需求的正确全面的判断,以及有效的用户需求管理,才能有效控制好成本支出,不因为不必要的需求变更导致成本的成倍增加,因此,要想做好该阶段的工作,除了用经验和能力做好成本预算之外,最关键的还是做好需求分析。

二、质量

关键还是对需求的把握,用户的需求决定了项目所要的质量范围。是否要进行设计评审,是否要进行代码review,是否要进行单元测试,是否要进行性能测试,这些都由用户所要的效果和项目的价值,利润范围所决定。(如果已定项目价钱的话)如果项目价值高,客户有发展前景,那么质量的要求上理所当然要高点,倘若只是一些日常且价值低的项目,又或者只是一些很小且无潜在发展前景的客户,质量要求可以适当降低,以预算和项目组工作人员工作强度为重。而在质量的保证上,要尽量和客户多沟通交流,尽早让客户体验产品,通过客户的反馈和项目组内部的评审,来保证项目的质量。

三、项目进度

首先得在计划阶段就确定好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,包括初验时间,换个直白的说法这是公司收钱的时间,至关重要,要放在主要位置,还有就是首个版本发布时间,需求调研时间,终验时间这三个。这些都是检验和保证项目的进度的途径和关键点,同时我们还得做好用户需求变更的准备,做好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案,以有力保证项目进展顺利,按时按质完成。

四、功能

首先要在需求上下功夫,确保项目设计和开发之前确定下的需求的正确性。在开发过程中不生搬硬套生命周期模型,可以适当的根据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改动,以保证开发的顺利,要尽早的让客户试用,让客户参与对产品的评测,减少bug,实现客户的需求。

五、持续发展力

一个项目的好坏,除了要对外满足客户的需求外,对内,还要看看能不能利用这个项目做点什么,而持续发展力的问题就体现在这里了。我们可否借这个项目发展内部的人员?增加内部技术的积累?尝试着在一些项目中做点新的变化,为以后的项目发展项目进化做点准备?是否可以借此项目稳定一些客户关系,一直做这些客户心目中的专家,方便日后的需求变更控制?这四种尝试都只是持续发展力的几个方面,一个项目若能在完成客户要求之余同时做到这四个方面,无疑是完美的,为此我们应该在做项目的过程中,一并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,才能真正的做好一个项目。

借鉴

总结

上面是我的感想以及网络借鉴来的知识,总结一些,首先你要考虑的是你是否要接手这个项目,接手之后是否需要花费时间去维护,当这个项目到了你的手里,你需要去架构这个项目,要去参考大公司的架构,一定要把项目设计的完美,功能一定要全面,然后计划自己的时间,先把核心的功能做出来,时间充足再去做扩展的功能,而且这些功能你一定要调研是否会产生价值。项目完成后,根据自己的需求来看看是否要进行设计评审,是否要进行代码review,是否要进行单元测试,是否要进行性能测试。

显示 Gitment 评论